爱宝供卵试管公司

一个失聪男孩的有声世界: 从无声到有声,他听到爱的声音

阅读:777 时间:2021-02-28

地铁站工作人员与奇奇成了好朋友,让他备感亲切。

老师耐心地手把手、一个音一个音教奇奇发音玩游戏。

奇奇与妈妈在地铁站休息室吃饭。

3岁7个月的男孩奇奇和这个有声世界的相遇不到两年。在1岁8个月之前,他的世界一片安静,静到从不用担心他睡着的时候会被任何声响吵醒。如今,一切都变得不同。奇奇和同龄小朋友玩滑梯,指挥大家你一、我二、他三。他会把最爱吃的巧克力与你分享:“甜不甜?”

当然,在妈妈忘记的时候,听到耳朵里传来的嘀嘀声,他会提醒妈妈:“我的耳蜗快没电了!”耳蜗是奇奇最好的朋友,它为这个失聪男孩打开有声之门。在母亲黄娟娟眼中,儿子精彩的有声世界,是无数好心人为他打开的。

“他睡着后,我会哭到崩溃”

“谢谢!”奇奇一边扬起小脸说着,一边鞠了一个接近90度的躬。这是爸爸教的。和他说再见,他会笑着挥手说再见,同时用双手连续抛出飞吻。这是妈妈教的。母亲黄娟娟教他懂礼貌,不和小朋友争吵,“对他这个特殊的孩子而言,想未来表现得不特殊,必须比别人做得更好”。

黄娟娟和丈夫也不明白,自己为什么会生下这个全聋的孩子。2017年3月26日,奇奇呱呱坠地时,一家人不知多高兴。这是这个家族孙子辈的第一个孩子。然而,这个孩子却没有通过新生儿的听力测试。医生说,再等等,说不定没长好。1个月后,医生说再观察观察,到了3个月,一切尘埃落定。

“一直有疑惑,有担心,也有最坏的打算,但医生正式宣布时,我还是接受不了。我能做的,就是哭,偷偷地大哭。”黄娟娟说。哭到哭不出来的时候,她抹干眼泪开始和丈夫想办法。

黄娟娟带着儿子回到云南老家,在家乡申请到了国家资助,免费为奇奇做了一只耳朵的耳蜗植入手术。手术完成,丈夫回到武汉继续在汉正街做生意。

黄娟娟说,奇奇长到1岁8个月的时候,在耳蜗的帮助下,可以听到外婆拍手的声音,也能听到妈妈的笑声。

手术后,奇奇在昆明接受康复训练。“能听到声音并不代表你懂得声音。”黄娟娟打了个比方,就像把你送到意大利,你能听见一切声音,但你却不懂。必须学习听和说,这就是康复训练的作用。

康复训练的最初两个月,奇奇无法开口,连最简单的一个音节都发不出来。黄娟娟坚持一个人唱“独角戏”。外出时,她把奇奇放在腰凳上,一路为他唱儿歌、讲故事。儿子的反应主要体现在表情上,可嘴巴,却依然发不出声音。黄娟娟说,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这个过程让她很焦虑,很难过。强烈的挫败感让她前一分钟还笑着和儿子道晚安,后一秒就躲起来崩溃性地嚎啕大哭。

黄娟娟的手机里,留存着一段1分11秒长的视频,这段视频拍摄于2019年4月14日,黄娟娟清晰地记得这个日子。

那天晚上,她照例自言自语给奇奇唱完儿歌,拿出发音卡片读给他听。一切都毫无征兆,奇奇突然跟着她发出“啊,啊”的声音。黄娟娟说,她当时欣喜若狂,又试着读了一遍,“啊,啊,啊”,奇奇再一次发出声音。她立刻拿来手机把儿子的发音拍成视频发到康复学校群里,群里的老师和家长一片欢呼。这之后,奇奇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多,从音节到字,从字到词,从词到句,从被动跟读到自主说话:“妈妈,奇奇饿了!”“妈妈,你的眼睛里面有奇奇啊!”

黄娟娟说,儿子的康复之路虽然艰难,但收获满满。

“他就差最后一步,

我愿意帮他一把”

“奇奇乐观聪明,大眼睛里满是对世界的好奇。他笑起来眼睛像月牙,可爱又天真。”第一次见到奇奇,李溶溶就喜欢上了这个男孩。

自费为奇奇的另一只耳朵装上耳蜗,今年7月,黄娟娟把儿子带到武汉。奇奇下一阶段康复训练选择在武汉。

黄娟娟说,来汉之后,她多方打听,慕名在江夏区找到在业界比较有名的李溶溶。

29岁的李溶溶从事特教工作已有11年,天生一张娃娃脸的她有着绝对的亲和力。黄娟娟带儿子找到李溶溶时,这位年轻的特教老师已经是满负荷工作了。但在和奇奇“交流”了几分钟后,她决定在下班后专门为这个孩子加一个小时的课。

对于奇奇,李溶溶有一个基本判断,虽然孩子先天性有缺憾,但弥补得很及时,康复得不错,听懂别人说话没有任何问题,反应、互动都很积极。“但奇奇还是存在吐词不清的通病,因为正常孩子口、舌、气息的锻炼几乎从出生就开始,可奇奇几乎晚了近两年的时间,口唇舌的力量和灵活度都不够,直接影响他的发音,他说的话也只有熟悉的妈妈能听懂。”李溶溶说。

李溶溶和黄娟娟的目标一致,希望半年后,奇奇能戴着他的耳蜗伙伴进入普通幼儿园,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生活。

10月9日下午,记者走进李溶溶的教室,“旁听”了奇奇一个小时的康复训练课。

简单的一句话,师生俩不断重复。多次重复,奇奇的注意力开始不集中,这里摸摸,那里看看。李溶溶及时启动游戏环节,即便是在游戏中,李溶溶也不会放过让孩子正确发音的机会,每一局谁输谁赢,都要说出来。

每一小时的课程,李溶溶都会针对性地安排教学计划,每学5分钟,就玩2分钟,对孩子来说好玩,对李溶溶而言,则每一分钟都得利用。

“奇奇进步很快,家长非常配合。”李溶溶说,因为奇奇,她每次都是康复中心最后一个下班的老师,“孩子一生有很多关键性的时刻,我很高兴能帮助他尽快融入社会。从专业角度来讲,奇奇在听力补偿上没有问题,如果表达再跟上,就和其他孩子没有两样了。他就差最后一步,我愿意帮他一把。”

“这么多友善和关爱,

是你一辈子的朋友”

“叔叔,奇奇来啦!”10月9日晚上,在地铁7号线北华街站,一看到地铁站值班站长陈斌,奇奇大老远就打着招呼向他飞奔而来。“叔叔”这个词的发音,他刚刚在课堂上反复练习过,现学现用。陈斌笑眯眯地迎上去,还送给小客人一面小国旗。

从硚口汉正街的家到江夏北华街的康复中心,黄娟娟每次带奇奇参加康复训练,都需要乘坐近1个小时的地铁:6号线转7号线,7号线北华街站是必经之路。

黄娟娟说,每次上完课大约是晚上6时40分,回到家里差不多要到晚上9时,“大人饿着没事,孩子就不行了”。因此,每次上课前,她都会在家里先做好饭给奇奇带上。一周六天,天天如此。

起初,每天下课后,黄娟娟就带着儿子,在北华街地铁站里找个角落,等儿子坐着吃完晚饭再搭车回家。

每天重复的这一幕,被北华街站值班站长董潇和陈斌看在眼里。

他们为奇奇和妈妈在车站收拾出一间闲置小房,提供桌椅,给这对母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吃饭环境。

“这是奇奇爱吃的鸡蛋。”奇奇捧着自己的饭盒向陈斌介绍自己的伙食,“还有鱼,奇奇也爱吃。”奇奇的表达能力在外人眼中,和其他3岁半口齿不清的孩子没什么差别。“可是别的孩子长大后百分之百就能变好,而奇奇如果不参加康复训练,只有一半的可能。我作为妈妈,必须通过现在的努力,让剩下的50%由不可能变成可能。”黄娟娟说。

奇奇的康复之路充满艰辛。但令黄娟娟庆幸的是,身边的亲人朋友,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,都在向他们伸出友爱之手。

黄娟娟的手机微信里,存储了一条条关心奇奇的微信。“这是在昆明接受康复训练时租房的房东。”黄娟娟说,他不仅主动减了房租,还经常发信息来询问奇奇的情况。奇奇的康复启蒙老师子琼现在仍经常在微信里询问孩子的情况。“对于这些友善,我能做的就是不住地道谢。”

“奇奇常常跟我说,耳蜗是他最好的朋友。”黄娟娟想告诉儿子的是,“奇奇,在你开启有声世界的人生之路上,这么多友善和关爱,是你一辈子的朋友。”

文/记者郭佳 通讯员曾斯 产启斗 黄瞻

图/记者刘斌

Copyright 2019-2030 爱宝供卵试管爱宝供卵试管公司网站地图sitemap.xml tag列表